• 輔導與培養建立本市第一線38個區公所之災害防救作業能力、傾聽基層自主防災需求,健全本府與各區之災害防救作業運作體系,以期達到提升第一線區及各消防分隊、各警察分局、民間救援機構的災害防救的行動力,同時向民眾推廣防災工作。

  • 計畫背景說明

    broken image

    台灣位處於西太平洋颱風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,是為高災害風險的國家,加上人為對自然環境的不當使用與任意破壞,使得重大災情相繼發生,如颱風、梅雨、地震等,造成許多寶貴的生命與資產相繼損失;同時間,工商業迅速興起及各種建設不斷地開發,隨著都市化的發展與變遷,人口及產業紛紛向都市集中,因此使得人為災害發生的頻率隨之增高,例如:環境中因工業排放的各類毒性化學物質產生、化學物儲存或運輸不當而產生的火災和爆炸等,不論是何種災害類型,對廣大民眾而言,都是恐懼不安的來源,然而,面對未來複合型的災害特性、規模與複雜程度,政府是否能有效防範災害、迅速搶救控制災情及資源整合,已成為人民對政府最殷切的盼望和當前災害防救最重要的任務。

  • 大規模災害政策與訓練

    至區公所進行實地訪視,藉此了解各區公所計畫執行狀況,協助區公所解決防救災問題。並依對象分別辦理災害防救教育訓練。

    建立考核項目輔導公所執行

    辦理各級災害防救教育訓練

  • 災害防救據點整備與運作

    進行災害潛勢調查、運用與更新防災地圖、公所地區災害防救災計畫,建立各項工作推動機制;辦理教育訓練和講習,提高相關人員能力,藉此提升地方政府推動防災工作的能力;辦理觀摩活動,強化自身之防災知識。

    辦理救災支援集結據點調查

    盤點避難收容所能量及需求

  • 建立公部門業務持續運作計畫

    辦理避難收容處所開設演練

    評估災害防救重要業務事項

  • 推動災害防救相互支援及區域聯防運作

    透過情境模擬,想定地震災害可能的狀況,由市府主辦市級議題式無腳本桌上型兵棋推演,由協力團隊設定腳本撰擬並規劃協調會,以多個議題的形式來推演面臨此種災害情況下如何因應,藉此檢視資源是否充足,並於推演後辦理座談會,邀集各局處與專家學者進行檢討,針對各議題中所面臨的問題討論各種因應對策,並制定分期執行期程。

    建立大規模風險評估方法

    依大規模災害災損推估系統進行脆弱度評估及因應策略

    建立跨縣市大規模災害合作機制

    建立鄉鎮市區級災害防救區域聯防制度

    協助及檢視應變中心運作

  • 建立民間協作及企業合作機制

    強化社區防救災能量

    推動防災士參與防救災工作

    5-2 推動防災士參與防救災工作

    建立災時志工中心運作機制

    5-3 建立災時志工中心運作機制  

    推動企業社會責任

    辦理表揚及觀摩活動

    辦理防災士培訓

  • 其他災害防救相關工作

     

    防災地圖更新

    協助公所更新地區災害防救計畫